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其他> 正文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与物价涨幅分析

188bet金宝搏网站 网讯:
内容提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问题,由于各国情况存在差异,新兴市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歧在进一步加剧。为刺激经济增长,2011 年8 月份以来,巴西、土耳其与印尼相继降息,而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家央行仍未放弃加息。
1. 欧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从2009 年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已持续两年多,2011 年下半年进一步恶化。10 月底欧元区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但欧债危机并未彻底消除,仍可能再次深化和扩散,存在继续向欧盟核心国家传染、向银行危机转化以及威胁欧元稳定性等风险。虽然8 月初国债法定上限的及时上调使美国暂时躲过了债务危机,但美国债务负担过高的问题依旧,美元和美国仍可能面临信任危机。而且美债法案除了提高债务上限外,还要求政府削减财政赤字,从而影响到依靠政策刺激的经济复苏势头。总体来看,未来欧债危机、美债危机仍可能进一步发展,欧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继续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新兴市场经济体将继续面临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问题,由于各国情况存在差异,新兴市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歧在进一步加剧。为刺激经济增长,2011 年8 月份以来,巴西、土耳其与印尼相继降息,而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家央行仍未放弃加息。

面对主权债务危机,美欧国家财政和金融政策空间有限,发达经济体目前尚未找到刺激增长和解决就业的有效手段,因而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难有起色。新兴经济体受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和日本地震导致全球产业链受损的影响,2012 年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IMF 最新预测①,2011 和2012 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为4. 0%,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仅分别为1. 6%和1. 9%,新兴经济体增速分别为6. 4%和6. 1%。

2. 新兴经济体需警惕国际短期资本逆流
2011 年9 月份以来,由于欧债危机加剧,国际短期资本加快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债市撤出,导致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动荡,货币贬值。

截至2011 年12 月14 日,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已连续第五周被监测到资金净流出,使得2011 年以来的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388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新兴市场共有915 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 月份以来,韩元、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和南非盾等对美元均大幅贬值。与8 月底相比,截至12 月16 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累计贬值14. 6%,印度卢比累计贬值10. 4%,南非盾累计贬值16. 3%,韩元累计贬值8. 2%②。9 月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香港NDF 报价持续下跌,国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在11 月30日到12 月16 日期间连续12 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与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相伴随,我国出现短期国际资本外流的迹象。9 月份,我国外汇储备比上月减少610亿美元。10、11 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10 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仅为32 亿美元,比上月下降228 亿美元; 11 月份则出现结售汇逆差8 亿元。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和扩散,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未来短期国际资本可能会继续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出,并带来潜在经济金融动荡风险。

3.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行风险仍未解除
2011 年我国经济增速与物价涨幅均逐季回落。前三季度GDP 各季同比增速分别为9. 7%、9. 5%和9. 1%,基本稳定在9% 以上的较高水平。2012年,在外围经济低迷导致外需减少、国内刺激政策力度和效应持续减退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放缓,但仍将保持8% 以上的较快增长。

2011 年下半年CPI 月度同比涨幅逐月回落,但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的减弱,新涨价因素仍较高。按照2011 年CPI 月度环比变化率推算2012年CPI 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可能不足1 个百分点。这说明新涨价因素将成为2012 年CPI 同比涨幅的决定因素。从影响物价的因素看,2012 年随着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产出缺口有所缩小,需求对物价的拉动减弱,但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仍可能显现。此外,我国高货币存量和高通胀预期同时存在构成通胀隐患。虽然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放缓,但较高的通胀预期可能使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而且货币供给对物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持续效应。目前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根据央行储户问卷调查,2011 年前三季度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持续攀升并维持高位。总体来看,2012 年CPI 仍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在管理通胀预期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方面,还需要付出努力。

4. 银行业存在两大风险源,金融脱媒“乱象”待解

前期信贷迅猛增长埋下了银行业不良资产隐患,目前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良风险。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10. 72 万亿,其中银行贷款为8. 47 万亿。据估计,2011 年和2012 年是地方债务偿还高峰期。2011 年上海、云南、山西等地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已出现贷款偿付困难情况,平台贷款不良风险正在暴露。2012 年仍是平台贷款的集中还款期,平台贷款不良风险仍将威胁到银行业资产质量。另一是房地产贷款不良风险。受政府限购令等调控政策影响,目前房地产市场已陷入“量减价滞”困局,在国家统计局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2011 年11 月份新建商品住宅( 不含保障性住房) 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49 个,持平的城市有16 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 2%,未来房价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在上升。根据2011 年二季度银监会进行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结果,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 标准。目前房贷风险总体可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近两年,商业银行不断收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投放,但开发商仍通过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渠道获取了大量资金,据统计,2011 年已有2000亿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这些信托资金和理财资金也存在较大的偿付风险。

表外融资和民间借贷等“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相关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2011 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激增,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13. 35 万亿元,比上年全年超出6. 3 万亿元。民间借贷规模迅速扩大,高利贷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温州等地已出现多起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借款人“跑路”的案件。

据估计,2011 年中期民间借贷余额达3. 8 万亿元,同比增长38%。随着经济增速下行,银根收紧效应进一步显现,表外融资与民间借贷的偿还风险也将逐步加剧,一些银行资金可能被牵涉其中,成为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