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酒店旅游餐饮> 正文

2013年中国现阶段出境旅游的政策取向

188bet金宝搏网站 网讯:

内容提要:根据国际生产理论中的所有权特定优势理论,旅游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主要指本国旅游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时,只要拥有境外企业无法获得的客源组织渠道、市场知识,以及本土文化、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就拥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业回顾
中国的出境旅游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港澳探亲游发展起来的,由于仅限于探亲旅游,出境旅游人数很少。中国真正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是从开放东南亚旅游市场开始的。1988年,除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外,泰国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国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自此起步。1990年起,中国政府陆续允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为中国公民探亲旅游的目的地国家。1997年起,根据新的原则与程序,中国政府又陆续批准开放了一些中国公民可以自费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使出境探亲旅游正式转变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此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出境旅游不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达到1047.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3%;2003年,在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市场规模因受“非典”影响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发展壮大,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202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
2008年,出境旅游规模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2009年中国的出境旅游数量为4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2%[2]。可以说,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大大超过原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二、现阶段出境旅游的政策取向
㈠跨国经营是出境旅游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出境旅游的政策取向,关乎出境旅游的发展方向。在确定政策时,不能只着眼于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克服,而应站在发展的角度,抓住出境旅游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优势,以出境旅游的发展来促进跨国经营的发展,并由此来弱化出境旅游自身的不经济性。
有学者虽然也指出出境旅游不能简单采取“堵”的方式,但其给出的政策建议却是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税收本身就是一种刚性调控,虽然它可以筹集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毕竟不是一种促进政策,而是一种调控政策,不仅无益于出境旅游积极作用的发挥,而且会对其发展产生制约。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出境旅游大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促进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无疑是发挥出境旅游积极作用、克服其不经济性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跨国经营不仅可以促成外汇回流,减少外汇漏损,而且可以扩大创汇渠道,是保持国际旅游收支平衡的根本措施;另一方面,跨国经营可以拓展旅游经济空间,带动相关本土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间接促成内需和就业机会的回流,是降低内需外流的重要渠道。
㈡出境旅游大发展是跨国经营的战略机遇
出境旅游大发展使中国旅游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凸显。根据国际生产理论中的所有权特定优势理论,旅游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主要指本国旅游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时,只要拥有境外企业无法获得的客源组织渠道、市场知识,以及本土文化、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就拥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是一种比较优势,旅游企业只有追随本国客流走出国门,服务于本国出境旅游者时,这种优势才能发挥出来。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本国客流,使中国旅游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凸显,为在不同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建立跨国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出境旅游大发展增强了中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力。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出于发挥优势、拓展盈利范围、降低交易费用和利益最大化的本能,中国旅游企业出境业务内部化动机必然随着出境旅游的发展而增强,以期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风险,提高自身业务的可控性。
而出境旅游业务内部化倾向必然引致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出境旅游大发展使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扩大。出境旅游的大发展,使中国旅游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到了国外,为中国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在出境旅游目的地建立跨国旅游企业,不仅可以经营本国公民的境外旅游活动,而且可以利用良好的市场知识经营所在国公民到中国的入境旅游。同时,还可以参与所在国的国内旅游经营,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经营格局。这样就可以使旅游经济总量的增长空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形成旅游经济总量构成的多元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