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报告> 其他> 其他> 正文

2020-2026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在2019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上,全国前十强为:江苏昆山市、浙江慈溪市、福建晋江市、湖南长沙县、浙江海宁市、辽宁海城市、河北迁安市、江苏海安县、安徽宁国市、江西南昌县。

2019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前十强
1
江苏昆山市
2
浙江慈溪市
3
福建晋江市
4
湖南长沙县
5
浙江海宁市
6
辽宁海城市
7
河北迁安市
8
江苏海安县
9
安徽宁国市
10
江西南昌县
188bet金宝搏网站 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 内涵阐述
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1.1.1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1.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1.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2.1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1.2.2 集约高效的城镇化
1.2.3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
1.2.4 城乡统筹的城镇化
1.2.5 低碳生态的城镇化
1.2.6 全面协调的城镇化
1.2.7 上下互动的城镇化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2.1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1.1 全球经济形势
2.1.2 中国经济形势
2.1.3 经济发展趋势
2.2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特殊性
2.2.1 人口规模庞大
2.2.2 城镇化压力重
2.2.3 城乡差异特殊
2.2.4 城乡户籍制度
2.2.5 阶段性征复杂
2.3 中国城镇化转型的迫切性
2.3.1 外部挑战
2.3.2 内在要求
2.3.3 基础条件
2.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及障碍
2.4.1 政府主导
2.4.2 市场牵引
2.4.3 农民推动
2.4.4 约束性因素
第三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现状分析
3.1 近年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3.1.1 户籍制度改革方面
3.1.2 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3.1.3 土地利用及管制方面
3.1.4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方面
3.1.5 城镇化领域国际合作方面
3.1.6 国家城镇化规划的编制
3.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3.2.1 城镇化率及发展增速
3.2.2 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举
3.2.3 城镇体系及空间布局
3.2.4 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
3.2.5 城镇建设的成效明显
3.3 中国城镇化建设效率分析
3.3.1 城镇化与聚集效应
3.3.2 低效的资本利用
3.3.3 不完整的人口迁移
3.3.4 低效的土地利用
3.3.5 城镇化与内需
3.4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包容性分析
3.4.1 不平等激发社会矛盾
3.4.2 户籍制度的约束
3.4.3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3.4.4 住房供给
3.4.5 农村的服务供给
3.5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
3.5.1 城市污染
3.5.2 资源紧张
3.5.3 全球背景
3.5.4 环境监管和治理
第四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分析
4.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4.1.1 小城镇发展模式
4.1.2 大城市发展模式
4.1.3 中小城市发展模式
2019年度全国中小城市分区域来投资潜力分析
4.2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分析
4.2.1 动力机制分析
4.2.2 空间发展方式
4.2.3 与国外的区别
4.2.4 理论研究回顾
4.2.5 多元推进模式
4.2.6 推进模式的评价
4.3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
4.3.1 长三角城镇化模式
4.3.2 珠三角城镇化模式
4.3.3 京津冀城镇化模式
4.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
4.4.1 成都模式
4.4.2 天津模式
4.4.3 广东模式
4.4.4 苏南模式
4.4.5 温州模式
4.5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4.5.1 自发迁移型城镇化
4.5.2 开发式非迁移型城镇化
4.5.3 投入式非迁移型城镇化
4.5.4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4.6 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4.6.1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内生革命
4.6.2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内在灵魂
4.6.3 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技术支持
4.6.4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五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特征分析
5.1 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整体分析
5.1.1 城镇化发展水平特征
5.1.2 城镇等级规模特征
5.1.3 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5.1.4 城市群发展特征
5.2 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5.2.1 东部地区
5.2.2 东北地区
5.2.3 中部地区
5.2.4 西南地区
5.2.5 西北地区
5.3 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5.3.1 开放程度
5.3.2 所有制结构
5.3.3 产业结构
5.3.4 基础设施建设
5.3.5 人力资本投资
5.4 中国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战略选择
5.4.1 东部地区
5.4.2 东北地区
5.4.3 中部地区
5.4.4 西北地区
5.4.5 西南地区
第六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户籍、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分析
6.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析
6.1.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概述
6.1.2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状况
6.1.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6.1.4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6.2 中国户籍制度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6.2.1 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及现状
6.2.2 户籍制度制约新城镇化建设
6.2.3 农民落户城市的阻力分析
6.2.4 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
6.3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方向及趋势分析
6.3.1 户籍制度改革从形式走向实质
6.3.2 户籍改革线路及目标已明确
6.3.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政策调适
6.3.4 未来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断
6.4 城镇化推进与户籍改革成本分析
6.4.1 户籍改革成本基本概述
6.4.2 户籍改革成本的测算方法
6.4.3 户籍改革成本的估算结果
6.4.4 结论分析与政策含义
6.5 户籍制度改革红利分析
6.5.1 户籍改造人口测算
6.5.2 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测算
6.5.3 对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作用
6.5.4 居民支出消费的拉动作用
6.5.5 户籍制度改革红利分析
6.6 等级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6.6.1 城镇等级化与公共服务差距
6.6.2 公共服务差距的形成
6.6.3 等级化城镇体制后果
6.6.4 改革思路和设想
第七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土地制度改革分析
7.1 中国土地制度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
7.1.1 城镇化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7.1.2 中国土地制度特点概述
7.1.3 现行土地管理方式引发的问题
7.1.4 城镇化面临的土地需求
7.2 城镇化中的主要土地问题及改革方向
7.2.1 土地制度的总体评价
7.2.2 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7.2.3 土地征收制度的困局
7.2.4 集体土地流转的推进
7.3 城镇化中其他重要土地问题分析
7.3.1 土地财政
7.3.2 土地管理
7.3.3 土地储备
7.3.4 土地规划
7.4 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的内容
7.4.1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7.4.2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7.4.3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7.4.4 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
7.5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7.5.1 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7.5.2 改变供地方式
7.5.3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
7.5.4 征收房地产税
7.5.5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7.5.6 转变粮食自给观
7.5.7 加强环境保护
7.5.8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第八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机制分析
8.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分析
8.1.1 新型城镇化的投资需求
8.1.2 新型城镇化的成本分析
8.1.3 新型城镇化的资金缺口
8.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分析
8.2.1 融资渠道综述
8.2.2 政府财政投入
8.2.3 地方政府发债
8.2.4 社会资本参与
8.3 新型城镇化融资的新需求分析
8.3.1 融资规模趋大化
8.3.2 融资目标多元化
8.3.3 融资方式多样化
8.4 新型城镇化下财税制度改革方向分析
8.4.1 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8.4.2 推进财政层级“扁平化”
8.4.3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
8.4.4 开征财产税
8.4.5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8.4.6 完善财政预算制度
8.5 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途径分析
8.5.1 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8.5.2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
8.5.3 拓宽基建融资渠道
8.5.4 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
8.6 以市政债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分析
8.6.1 现行体制的问题分析
8.6.2 以市政债为主的地方融资体制的优势
8.6.3 改革路径的要点分析
8.6.4 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第九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城市群发展分析
9.1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9.1.1 新型城镇化需实施城市群战略
9.1.2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9.1.3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客观要求
9.1.4 实现“一群城市”向城市群转变
9.2 中国城市群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9.2.1 我国城市群规模
9.2.2 总体态势与特点
9.2.3 城市群发展水平
9.2.4 传统模式的转变
9.2.5 地方加速布局城市群
9.3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分析
9.3.1 城市群的构成
9.3.2 发展现状分析
9.3.3 面临的新机遇
9.3.4 整体规划分析
9.4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分析
9.4.1 城市群的构成
9.4.2 发展现状分析
9.4.3 竞争力分析
9.4.4 未来规划分析
9.5 京津翼城市群发展分析
9.5.1 城市群的构成
9.5.2 外部环境分析
9.5.3 发展特征分析
9.5.4 优劣势分析
9.6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分析
9.6.1 城市群的构成
9.6.2 战略规划分析
9.6.3 发展态势解析
9.6.4 主要城市定位
9.7 其他主要城市群发展分析
9.7.1 成渝城市群
9.7.2 中原城市群
9.7.3 哈长城市群
9.7.4 山东半岛城市群
9.7.5 海峡西岸城市群
9.7.6 关中城市群
第十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10.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10.1.1 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10.1.2 县域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10.1.3 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的新动力
10.2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10.2.1 我国重视县域经济发展
10.2.2 中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0.2.3 中国县域经济规模分析
10.2.4 县域经济质量对比分析
10.3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型模式及转变分析
10.3.1 增长型模式的形成
10.3.2 增长型模式的弊端分析
10.3.3 统筹发展型模式的探索
10.3.4 健康转型的对策
10.4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0.4.1 产业结构不合理
10.4.2 财政负担重
10.4.3 技术创新不足
10.4.4 思想观念落后
10.4.5 高等资源要素缺乏
10.4.6 政策体制性影响较大
10.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10.5.1 路径选择
10.5.2 依靠城镇化
10.5.3 政策建议
10.5.4 主要思路
第十一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新型城市发展分析
11.1 绿色城市建设分析
11.1.1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现状
11.1.2 我国绿色城镇化存在的不足
11.1.3 绿色城市理念与新型城镇化
11.1.4 推动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构想
11.2 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11.2.1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11.2.2 智慧城市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11.2.3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现状
11.2.4 新型城镇化下智慧城市的方向
11.3 人文城市建设分析
11.3.1 人文城市理念的中国化实践
11.3.2 新型城镇化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11.3.3 人文情怀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3.4 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深远意义
第十二章国际城镇化发展及经验借鉴
12.1 全球近代城镇化发展的变革历程
12.1.1 破解“城市病”
12.1.2 “农村变城市”
12.1.3 “区域网络化”模式形成
12.2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12.2.1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12.2.2 欧洲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12.2.3 欧洲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2.3 日韩两国的城镇化模式
12.3.1 日韩两国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12.3.2 日韩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12.3.3 日韩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2.4 美国的城镇化模式
12.4.1 美国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12.4.2 美国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12.4.3 美国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2.5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12.5.1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特点
12.5.2 拉美城镇化发展引起的问题
12.5.3 拉美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2.6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12.6.1 “采矿城镇”模式
12.6.2 “牛镇”模式
12.6.3 “铁路城镇”模式
12.6.4 组合式城市群模式
12.7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总结及启示
12.7.1 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
12.7.2 形成合理城镇体系
12.7.3 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12.7.4 国外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十三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解读
13.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2026年)
13.1.1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3.1.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3.1.3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3.1.4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3.1.5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3.1.6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3.1.7 规划实施
13.2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创新性
13.2.1 特殊意义
13.2.2 亮点分析
13.2.3 可操作性
13.3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焦点
13.3.1 “人的城镇化”
13.3.2 城市群发展
13.3.3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13.3.4 多规融合性战略
第十四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区域投资机遇分析
14.1 三四线城市
14.1.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14.1.2 三四线城市面临的机遇分析
14.2 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14.2.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14.2.2 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机遇分析
14.3 东部城市群
14.3.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14.3.2 东部城市群面临的机遇分析
14.4 中西部城市群
14.4.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14.4.2 中西部城市群的机遇分析
14.5 城乡结合部
14.5.1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策导向
14.5.2 城乡结合部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十五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15.1 基建领域机遇分析
15.1.1 路网建设空间
15.1.2 电网建设空间
15.1.3 供水、气、暖需求
15.1.4 网络通讯建设空间
15.1.5 园林绿化建设空间
15.2 医疗服务领域机遇分析
15.2.1 整体机遇分析
15.2.2 医药消费增长空间
15.2.3 医疗消费升级的增量
15.2.4 民营医院的需求
15.2.5 医疗器械市场的机遇
15.3 节 能环保市场机遇分析
15.3.1 整体机遇分析
15.3.2 污水处理空间
15.3.3 污泥处理空间
15.3.4 固废处理空间
15.4 房地产业机遇分析
15.4.1 整体机遇分析
15.4.2 保障房建设
15.4.3 城市旧改
15.4.4 产业园区(综合体)
15.4.5 物流园区
15.4.6 旅游地产
15.5 汽车工业机遇分析
15.5.1 新消费需求形成
15.5.2 汽车业商机无限
15.5.3 三四线车市扩容
15.5.4 自主品牌的机会
15.6 文化产业机遇分析
15.6.1 重要动力源
15.6.2 新的需求空间
15.6.3 长期投资机会
15.6.4 文化旅游的契机
15.7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机遇分析
15.7.1 新一代信息技术
15.7.2 智能交通机遇
15.7.3 智能建筑机遇
15.7.4 电子政务机遇
15.8 其他产业市场机遇分析
15.8.1 城市水资源产业
15.8.2 城市新能源产业
15.8.3 城市应急产业
15.8.4 老龄产业
15.9 民间资本投资机遇分析
15.9.1 新型城镇化将激发民资活力
15.9.2 国家鼓励民资参与城市基建
15.9.3 民间资本的投资商机分析
15.9.4 民资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制约
第十六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机遇分析
16.1 商业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分析
16.1.1 产业支撑的机遇
16.1.2 住房市场的机遇
16.1.3 社会保障的机遇
16.1.4 消费方面的机遇
16.2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风险
16.2.1 政策风险
16.2.2 地方政府偿债风险
16.2.3 重复建设带来的信贷风险
16.2.4 潜在的银行声誉风险
16.3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把控
16.3.1 战略定位
16.3.2 战略抓手
16.3.3 战略路径
16.4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业务重点
16.4.1 优先支持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
16.4.2 重点发展无风险业务
16.4.3 积极发展风险相对较小业务
16.4.4 择优支持相关产业融资业务
16.5 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区域选择
16.5.1 重点支持国家级城市群
16.5.2 积极支持大城市城镇化发展
16.5.3 有选择支持县域及中心镇
16.6 商业银行新型城镇化业务的风险防范
16.6.1 积极化解政策性风险
16.6.2 重点防范银行声誉风险
16.6.3 区别对待地方政府偿债风险
第十七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潜在风险分析
17.1 贫民聚居区的隐忧
17.1.1 国际实例参照及分析
17.1.2 城镇化的拉力不足
17.1.3 城镇化推力的不确定性
17.1.4 风险规避分析
17.2 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17.2.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7.2.2 劳动力供给不足
17.2.3 养老问题压力增大
17.2.4 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17.3 资金来源问题
17.3.1 地方债务积累
17.3.2 民资参与不足
17.3.3 风险规避策略分析
17.4 其他方面的风险
17.4.1 过度“房地产化”
17.4.2 产业支撑不足
17.4.3 粮食安全问题
17.4.4 环境问题加剧
第十八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前景展望
18.1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新趋势
18.1.1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将加快
18.1.2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更加明显
18.1.3 城市化向巨型城市区集中
18.1.4 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18.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前景
18.2.1 中国城镇化空间依然较大
18.2.2 中国新型城镇化愿景展望
18.2.3 中国有能力实现新型城镇化
18.2.4 中国新型城镇化将稳步推进
图表目录:
图表:2016-2019年七国集团GDP增长率
图表:2016-2019年金砖国家及部分亚洲经济体GDP同比增长率
图表:2019年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和服务业PMI
图表:2019年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新订单和出口新订单指数
图表:2016-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016-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图表:2016-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累计同比)
图表: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月度同比)
购买流程
 1.确认需求:您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或客服人员的协助,确定您需要的报告;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