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0年中国碳金融行业深度研究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
- 报告名称:2014-2020年中国碳金融行业深度研究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
- 出版日期:2014-8
- 报告价格:印刷版:8000元 电子版:8000元 印刷版+电子版:8200元
- 订购电话:400-700-9383(免长话费) 010-80993936 传真:010-60343813
-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 下载WORD版本下载PDF版本下载订购协议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碳
金融相关概述 14
第一节 碳金融的概念与起源 14
一、碳金融的概念 14
二、碳金融的起源 14
第二节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碳排放权 17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17
二、碳排放权的定价 19
三、碳排放单位 20
第三节 碳金融的功能 21
一、发挥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21
二、发现价格,提供决策支持 22
三、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 22
四、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23
五、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 23
第四节 碳金融市场体系分析 23
一、市场结构 23
二、价格体系 25
三、交易工具 27
四、市场参与者 29
五、碳基金和碳融资便利 30
第五节 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31
一、政策、制度和政治风险 31
二、经济风险 32
三、市场风险 32
四、技术风险 33
五、道德风险 33
六、交付风险 33
第六节 碳金融交易发展前景 34
第一节 碳金融的概念与起源 14
一、碳金融的概念 14
二、碳金融的起源 14
第二节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碳排放权 17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17
二、碳排放权的定价 19
三、碳排放单位 20
第三节 碳金融的功能 21
一、发挥中介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21
二、发现价格,提供决策支持 22
三、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 22
四、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 23
五、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 23
第四节 碳金融市场体系分析 23
一、市场结构 23
二、价格体系 25
三、交易工具 27
四、市场参与者 29
五、碳基金和碳融资便利 30
第五节 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31
一、政策、制度和政治风险 31
二、经济风险 32
三、市场风险 32
四、技术风险 33
五、道德风险 33
六、交付风险 33
第六节 碳金融交易发展前景 34
第二章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发展态势分析 36
第一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分析 36
一、碳金融源起及经济学分析 36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37
三、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40
四、全球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交易分析 42
五、我国碳金融市场构建 45
第二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47
一、市场成交情况分析 47
二、碳市场价格走势 48
第三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 49
一、市场分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 49
二、存在全球气候政策与减排政策的风险 50
三、交易成本巨大,欠发达国家在碳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50
第四节 2014-2020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51
一、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矛盾将显现 51
二、全球气候政策仍然前景不明,但共识在增加 51
第一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发展分析 36
一、碳金融源起及经济学分析 36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37
三、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40
四、全球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交易分析 42
五、我国碳金融市场构建 45
第二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47
一、市场成交情况分析 47
二、碳市场价格走势 48
第三节 2011-2014年国际碳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 49
一、市场分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 49
二、存在全球气候政策与减排政策的风险 50
三、交易成本巨大,欠发达国家在碳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50
第四节 2014-2020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51
一、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矛盾将显现 51
二、全球气候政策仍然前景不明,但共识在增加 51
第三章 中外碳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53
第一节 国内外碳金融发展比较分析 53
一、国外碳金融发展状况 53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状况 54
第二节 国外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56
第三节 中国需要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59
一、内生变量 59
二、外生变量 60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62
第一节 国内外碳金融发展比较分析 53
一、国外碳金融发展状况 53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状况 54
第二节 国外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56
第三节 中国需要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59
一、内生变量 59
二、外生变量 60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62
第四章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第一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市场态势分析 65
第二节 2011-2014年影响我国碳金融交易的碳减排供需因素分析 66
一、碳减排需求 66
二、碳减排供给 67
三、碳减排潜力 68
第三节 2011-2014年发展我国碳金融交易的对策建议分析 69
一、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69
二、提升我国碳交易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 72
三、加速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国际化 73
第一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市场态势分析 65
第二节 2011-2014年影响我国碳金融交易的碳减排供需因素分析 66
一、碳减排需求 66
二、碳减排供给 67
三、碳减排潜力 68
第三节 2011-2014年发展我国碳金融交易的对策建议分析 69
一、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 69
二、提升我国碳交易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 72
三、加速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国际化 73
第五章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综合分析 74
第一节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74
第二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76
一、定价权缺失 76
二、碳金融认识不足 76
三、“碳金融”发展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 76
四、绿色信贷发展动力不足 76
五、人力资源缺乏 77
第三节 2011-2014年我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 77
一、市场分割制约价格发现功能 77
二、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 77
三、巨大的政策风险问题 77
四、交易成本高昂 78
五、知识短缺成为碳金融发展的软约束 78
第四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政策支持分析 79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特征 79
二、碳金融发展的障碍及其原因 80
三、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第五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83
一、中国参与国际碳减排交易的现状 83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 84
三、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85
第六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业务面临发展机遇分析 86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86
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89
三、抓住机遇做好碳金融业务 91
第七节 2011-2014年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92
一、碳金融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92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93
1、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能力不足 93
2、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各地无序竞争 94
3、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95
第八节 2011-2014年我国发展碳金融SWOT分析 96
一、发展碳金融的优势 96
二、发展碳金融的劣势 97
三、发展碳金融的机遇 99
四、发展碳金融的威胁 100
第九节 2011-2014年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 101
一、中国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 101
二、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102
三、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国内布局 103
第十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106
一、健全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 106
二、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 106
三、加大对低碳项目的融资力度 106
四、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106
第一节 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74
第二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76
一、定价权缺失 76
二、碳金融认识不足 76
三、“碳金融”发展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 76
四、绿色信贷发展动力不足 76
五、人力资源缺乏 77
第三节 2011-2014年我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 77
一、市场分割制约价格发现功能 77
二、碳交易的定价权缺失 77
三、巨大的政策风险问题 77
四、交易成本高昂 78
五、知识短缺成为碳金融发展的软约束 78
第四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政策支持分析 79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特征 79
二、碳金融发展的障碍及其原因 80
三、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第五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分析 83
一、中国参与国际碳减排交易的现状 83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 84
三、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85
第六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业务面临发展机遇分析 86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86
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89
三、抓住机遇做好碳金融业务 91
第七节 2011-2014年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92
一、碳金融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92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93
1、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能力不足 93
2、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各地无序竞争 94
3、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95
第八节 2011-2014年我国发展碳金融SWOT分析 96
一、发展碳金融的优势 96
二、发展碳金融的劣势 97
三、发展碳金融的机遇 99
四、发展碳金融的威胁 100
第九节 2011-2014年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 101
一、中国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角色定位 101
二、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全球视野 102
三、中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国内布局 103
第十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分析 106
一、健全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 106
二、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 106
三、加大对低碳项目的融资力度 106
四、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106
第六章 2011-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107
第一节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分析 107
一、意义与作用 107
二、存在的问题 107
三、对策与建议 109
第二节 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 113
一、碳金融的界定 113
二、碳金融工具 114
三、碳金融与金融业 116
四、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119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120
一、关于低碳经济本质的认识 120
二、对国际碳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121
三、关于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126
第四节 我国基于CDM的低碳经济发展与碳金融支持 128
一、基于CDM的低碳经济离不开碳金融的大力支持 128
二、基于CDM的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28
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创新之路 130
第一节 对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分析 107
一、意义与作用 107
二、存在的问题 107
三、对策与建议 109
第二节 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 113
一、碳金融的界定 113
二、碳金融工具 114
三、碳金融与金融业 116
四、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 119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本质与碳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120
一、关于低碳经济本质的认识 120
二、对国际碳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121
三、关于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126
第四节 我国基于CDM的低碳经济发展与碳金融支持 128
一、基于CDM的低碳经济离不开碳金融的大力支持 128
二、基于CDM的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28
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创新之路 130
第七章 2011-2014年我国银行业与碳金融发展分析 132
第一节 银行业迎来“碳金融”时代 132
一、碳金融成为银行业新盈利点 132
二、银行业探路低碳发展 133
三、系统发展碳金融 134
第二节 碳金融是银行业务增长的新机遇 136
一、碳金融业务发展特征 136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现状 138
三、对商业银行积极参加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139
第三节 碳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 143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蕴臧巨大商机 143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145
三、对策建议 146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148
一、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经营转型路径的选择 148
二、碳金融巨大的市场容量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149
三、碳金融业务的高盈利性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的形成 150
四、碳金融业务的国际性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152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52
一、开发推广低碳信贷和CDM中介服务 152
二、积极参与碳交易平台运作 153
三、制定碳金融政策法规 153
四、我国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54
第六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154
一、确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主导权 154
二、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 155
三、搭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 156
四、健全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157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157
一、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实践 157
二、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158
三、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59
第八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60
一、重要性 160
二、发展前景 162
第九节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163
一、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163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挑战 163
第十节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164
一、碳金融业务需要政策支持 164
二、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 165
三、结合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 165
四、加快发展我国环境金融创新 166
五、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 166
第一节 银行业迎来“碳金融”时代 132
一、碳金融成为银行业新盈利点 132
二、银行业探路低碳发展 133
三、系统发展碳金融 134
第二节 碳金融是银行业务增长的新机遇 136
一、碳金融业务发展特征 136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现状 138
三、对商业银行积极参加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139
第三节 碳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 143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蕴臧巨大商机 143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145
三、对策建议 146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148
一、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经营转型路径的选择 148
二、碳金融巨大的市场容量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149
三、碳金融业务的高盈利性有助于中国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的形成 150
四、碳金融业务的国际性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152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52
一、开发推广低碳信贷和CDM中介服务 152
二、积极参与碳交易平台运作 153
三、制定碳金融政策法规 153
四、我国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54
第六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154
一、确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主导权 154
二、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建设 155
三、搭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 156
四、健全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157
第七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157
一、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实践 157
二、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障碍 158
三、促进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59
第八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60
一、重要性 160
二、发展前景 162
第九节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163
一、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机遇 163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挑战 163
第十节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164
一、碳金融业务需要政策支持 164
二、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 165
三、结合节能减排项目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贷款 165
四、加快发展我国环境金融创新 166
五、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 166
第八章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分析 168
第一节 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68
一、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168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碳交易定价能力 168
三、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69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战略转型 169
五、有利于降低碳金融风险 169
第二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69
一、碳交易中心功能单一 169
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170
三、碳金融产品单一 170
四、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170
五、碳金融政策支持不足 171
第三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分析 171
一、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背景分析 171
二、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72
(一)从碳金融的需求方角度来看 172
(二)从碳金融供给方的角度来看 173
三、中国科学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途径 174
第四节 2011-2014年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设想分析 176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176
二、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交易平台 177
三、创新碳金融参与模式,拓展多样服务 177
四、规范碳金融风控机制,防范相关风险 178
第五节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178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改造金融服务体系 178
二、低碳金融创新不能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181
三、低碳金融市场重在发展规划和平台建设 184
第六节 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187
一、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 187
二、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 188
三、构建碳金融政策体系 189
第一节 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68
一、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 168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碳交易定价能力 168
三、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69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战略转型 169
五、有利于降低碳金融风险 169
第二节 2011-2014年我国碳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69
一、碳交易中心功能单一 169
二、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低 170
三、碳金融产品单一 170
四、碳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170
五、碳金融政策支持不足 171
第三节 2011-2014年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分析 171
一、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背景分析 171
二、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72
(一)从碳金融的需求方角度来看 172
(二)从碳金融供给方的角度来看 173
三、中国科学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途径 174
第四节 2011-2014年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设想分析 176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176
二、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交易平台 177
三、创新碳金融参与模式,拓展多样服务 177
四、规范碳金融风控机制,防范相关风险 178
第五节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178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改造金融服务体系 178
二、低碳金融创新不能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181
三、低碳金融市场重在发展规划和平台建设 184
第六节 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187
一、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 187
二、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 188
三、构建碳金融政策体系 189
第九章 2014-2020年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191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191
一、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191
二、发展碳金融的可能性分析 193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不足 195
四、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 198
第二节 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200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200
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碳金融平台的战略行动 201
三、加快中国碳金融战略资源整合 201
第三节 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203
一、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交易市 203
二、全方位战略谋划,争取碳交易定价权 203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碳金融发展 203
四、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碳金融开展 203
第四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204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204
二、金融机构: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205
第五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思考及设想 206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206
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207
三、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207
四、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207
五、完善碳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208
六、培育我国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208
第六节 中国金融业拓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209
一、金融机构层面 209
二、政策环境层面 210
第七节 大力发展碳金融,提高中国全球碳市场竞争力 211
一、尽快在国家宏观层面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 211
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 211
三、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211
四、努力发展多个平台支持的“碳金融”体系 212
五、大力发展区域性“碳金融” 212
六、稳妥审慎发展投机性碳金融 212
七、各商业银行尽快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 212
八、与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 213
第八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机制创新策略 214
一、搭建交易平台,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214
二、培育中介市场,创新碳金融业务新模式 215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15
四、控制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215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分析 191
一、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191
二、发展碳金融的可能性分析 193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不足 195
四、我国碳金融发展对策 198
第二节 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200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200
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碳金融平台的战略行动 201
三、加快中国碳金融战略资源整合 201
第三节 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203
一、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交易市 203
二、全方位战略谋划,争取碳交易定价权 203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碳金融发展 203
四、培育中介机构,促进碳金融开展 203
第四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204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204
二、金融机构: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205
第五节 推进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思考及设想 206
一、建立碳金融发展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206
二、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207
三、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207
四、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207
五、完善碳金融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208
六、培育我国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208
第六节 中国金融业拓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209
一、金融机构层面 209
二、政策环境层面 210
第七节 大力发展碳金融,提高中国全球碳市场竞争力 211
一、尽快在国家宏观层面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 211
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 211
三、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211
四、努力发展多个平台支持的“碳金融”体系 212
五、大力发展区域性“碳金融” 212
六、稳妥审慎发展投机性碳金融 212
七、各商业银行尽快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 212
八、与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 213
第八节 我国碳金融发展机制创新策略 214
一、搭建交易平台,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214
二、培育中介市场,创新碳金融业务新模式 215
三、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15
四、控制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215
第十章 2014-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分析 216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现状 216
第二节 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领域的作用 217
一、润滑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 217
二、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218
三、实现金融机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统一 218
四、维护企业利益,护航企业发展 219
第三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219
一、市场分割与利益分配问题 219
二、碳金融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实现问题 220
三、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 220
第四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建议 221
一、交易所 221
二、商业银行 221
三、保险公司 226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现状 216
第二节 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领域的作用 217
一、润滑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 217
二、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218
三、实现金融机构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统一 218
四、维护企业利益,护航企业发展 219
第三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219
一、市场分割与利益分配问题 219
二、碳金融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实现问题 220
三、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 220
第四节 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建议 221
一、交易所 221
二、商业银行 221
三、保险公司 226
第十一章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 232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时代:碳金融的法律背景 232
一、经济原理与法律规则的契合: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分析 232
二、碳交易的金融化特征 234
第二节 碳金融市场要素的法律分析 235
一、碳金融市场结构分析 235
二、碳金融市场法律规则 237
第三节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前景分析 237
一、金融危机下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237
二、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 238
三、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 241
第四节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法律规制 242
一、整体规划:金融发展的可持续 242
二、具体构思:碳金融发展的内外法制构建 242
图表目录
图表 1 CDM的卖方结构 47
图表 2 CDM和JI项目的买方构成 48
图表 3 CDM项目从立项到注册需要的平均时间(天数) 51
图表 4 已注册的项目分布 55
图表 6 原始CDM和JI市场的买方结构 173
图表 7 原始CDM和JI市场的卖方结构 173
图表 8 CDM成交价格一览表 216
图表 9 银行参与碳金融的贷款和中介业务 225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时代:碳金融的法律背景 232
一、经济原理与法律规则的契合:碳交易产生的背景分析 232
二、碳交易的金融化特征 234
第二节 碳金融市场要素的法律分析 235
一、碳金融市场结构分析 235
二、碳金融市场法律规则 237
第三节 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前景分析 237
一、金融危机下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237
二、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 238
三、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 241
第四节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法律规制 242
一、整体规划:金融发展的可持续 242
二、具体构思:碳金融发展的内外法制构建 242
图表目录
图表 1 CDM的卖方结构 47
图表 2 CDM和JI项目的买方构成 48
图表 3 CDM项目从立项到注册需要的平均时间(天数) 51
图表 4 已注册的项目分布 55
图表 6 原始CDM和JI市场的买方结构 173
图表 7 原始CDM和JI市场的卖方结构 173
图表 8 CDM成交价格一览表 216
图表 9 银行参与碳金融的贷款和中介业务 225
相关报告
- 2014-2019年中国碳排放交易行业前景研究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4-04-28
- 2014-2019年中国碳捕集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4-06-06
- 2014-2020年中国碳捕集行业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4-08-26
- 2016-2022年中国碳行业深度研究与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2016-09-21
- 2016-2022年中国碳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16-12-12
购买流程
1.确认需求:您可以通过“站内搜索”或客服人员的协助,确定您需要的报告;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2.签定协议:确认订购细节,签定订购协议;(下载协议)
3.款项支付:您可通过银行转帐、支票等形式办理汇款;
4.发货:收到汇款或凭证后,2至3个工作日内Email报告电子版;款项到帐后,快递报告纸质版及发票。
最新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煤制气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动力煤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建议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煤加工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分析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煤砂石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咨询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煤层气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
- 2017-2023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压缩天然气汽车与加气站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焦炭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煤层气行业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焦炉煤气行业市场调研与未来发展策略咨询报告
- 2017-2022年中国煤层气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热点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铁矿石产业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9年中国碳纤维产品市场前景研究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煤炭市场深度评估与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11-2015年中国粉煤灰市场行情动态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兰炭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产业竞争现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煤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14-2020年中国活性炭行业深度研究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长焰煤市场研究与前景预测报告
- 2011-2015年中国煤制烯烃市场分析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前景研究与行业运营态势报告
- 2012-2016年中国洁净煤市场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